高校应该将性教育和恋爱教育列为必修课
防止“高效性侵案”不能只靠安全守则
“中传女生被同级男生性侵未遂杀害”“广州高校男生追求同学未果将其强奸”,最近,两单接连曝光的高校性侵案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:熟人作案!不少数据调查统计,熟人作案增多。(8月12日《南方都市报》)
“中传女生被同级男生性侵未遂杀害”引发网友高度关注,很多媒体更是发布了女生外出必须知道的安全守则,期待通过这样的防护知识来防患于未然,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。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果的,但却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。
这种发布安全守则的方式,难免让人想起了,前两年接连发生的女生搭乘黑车遇害案,当时人们的第一反应也是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,但问题是,高校性侵案多是熟人作案,2012年,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分析近3年审理的83宗强奸案发现,8成强奸案发生在熟人之间。换句话说,熟人作案防不胜防。
进一步来说,防止“高效性侵案”还得回归问题的根源,我们应该追问,为什么这些犯案者都深陷“得不到的就要毁掉”的泥淖。原因在于,一者就是性教育缺失,没有健康健全的性教育,那么,女生们在面对性侵害时,就很难有得体的应对,尤其是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,仍然强烈反抗,最终被杀害,这是因为教育忘记了告诉她们,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,如今社会不需要贞洁烈妇;二者,那就是恋爱教育直接没有,在中小学阶段,不管是家人还是老师都将早恋看为洪水猛兽,根本就没有告诉他们,恋爱的意义以及价值,这就导致了很多人走极端,“得不到的就要毁掉”的厚黑学更是占据着部分人的内心。
从以上的分析中,就不难得出应对的相应措施。那就是加强对学生的性教育和恋爱教育,如果说如今的中小学对以上教育还有抵触心理,那么在大学中,将性教育和恋爱教育列为必修课,恐怕是很容易推行,此时的学生已经多是成年,父母对其恋爱也不再反对,此时,为了弥补中小学性教育方面的短板,在大学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,无疑十分有价值,俗话说得好,临阵磨枪不快也光。
防止“高效性侵案”不能只靠安全守则,这是频发的性侵害案件带来的血的教训。实际上,如今的年轻人离婚率高,倾向于物质婚姻等等,都需要教育部门的积极作为。通过大学一定强度的性教育课和恋爱教育,纠正人们的错误理念,倡导更加健康的婚姻、恋爱理念,无疑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。
- 相关文章
随机文章